老话常说,打蛇得打它的要害处,意思就是要找准关键,下狠手去对付。
通常来说,一个国家在复杂的国际社会上,不应该有明显的像“七寸”这样的软肋。
不过,印度真是个“不按常理出牌”的国家,它竟然有西里古里走廊这么个地方,最窄的地方仅仅20多公里宽。
所以,要是西里古里走廊这个“要害”被拿捏住,那对印度来说,肯定会带来非常糟糕的后果。
【用得好的地缘政治路线是“利刃”,用得不好的就是“七寸”】
懂点几何的人都明白,要是在一个平面上有两个或更多的点,你只需要把其中任意两个点连起来,就能形成一条线段。
把几何学用到地缘政治的空间布局上时,我们发现那些构成线条的点其实就是战略要地,它们对形成路径的线条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。这些点不仅指引着路线的方向,而且还是这条路线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这条路线的关键地缘政治意义在于它能帮助防御外来敌人,对本国军队的调动、布置和保卫都大有帮助。
现在这个和平的时代里,那些关键的地缘位置和战略要点,在经济、政治外交、海洋权益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加强,像铁路、公路、运河这些,它们的重要性和作用也越来越多样化了。
比如说,远东和中东那两条很有名的铁路,原先是沙俄建的,主要是为了军事需要。现在它们经过扩建和发展,已经从中国连云港东边一直延伸到了荷兰鹿特丹西边,变成了亚欧大陆桥。这条桥把金德地缘政治里说的“世界岛”从东到西都连在了一起,真是把各地都紧密地串起来了。
有了这座连接亚欧的巨大“桥梁”,俄罗斯、中亚四个国家和中国一起成立了“上海五国合作组织”,作用变得更大了。
美国还有个“向西扩张”的事儿,这事儿能搞起来,主要靠的就是铁路。
那时候,美国有个口号,说“国家往哪儿扩展,铁路就往哪儿建”,从这就能瞧出,铁路对当时的美国来说,真是太重要了。
再加上美国在铁路不断向美洲大陆扩展时,迅速地把大批移民和先进技术运了过去,这样一来,新开发的地区就被有效地开发和稳定地统治起来了。
另外,从西部挖出来的矿产可以靠火车运到东部去制造和加工,这样又大大加快了美国工业革命的步伐。
在印度,地理政治上重要的铁路就像一把锋利的刀。
上世纪60年代,因为英国留下的铁路系统,印度人能够更加顺利地掌控印度半岛的经济大权,并且方便地将兵力运送到各地。
不仅把海上的敌人打了回去,还让法国不得不放弃它长久以来控制的印度五座大城市,同时也不把美国的恐吓放在眼里,最终实现了印度的统一。
不过,由于地缘政治铁路在历史上表现得太出色了,所以现在这些因地缘政治修建的铁路,在和平年代反倒成了“关键之处”,不断提醒人们这里是个军事战略上的重中之重,绝对不能掉以轻心。
西里古里是连接印度半岛和东北七邦的关键通道,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而且,印度还是亚洲第一个有火车的国家,铁路网特别发达,总共有6万多公里长,每天大约有1.2万列火车在运行,每天运送的乘客甚至超过了1300万人。
可以说,铁路对印度来说至关重要,就像是它的生命线一样。
特别是在西里古里走廊,那里有好几条重要的火车线路经过,可以说是印度的“命门”所在。
【在印度的高速发展下,逐渐暴露的“七寸”问题】
随着中国和印度的迅猛崛起,像孟加拉国这样以前不被看好的地方,也开始崭露头角,尽管它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。
所以,印度和中国都很关注孟加拉国,这让孟加拉国的未来显得特别关键。
首先,咱们说说印度吧,它从东、北、西三面把孟加拉国给包住了。印度有五个邦和孟加拉国挨着,两国之间的边界线特别长,足足有2400千米呢。
为了让自己国家经济更上一层楼,同时跟印度洋周边的国家关系更紧密,印度近几年先后推出了“向东看政策”和“季节行动方案”,这两个计划都说明了孟加拉国对他们很重要。
而且,孟加拉国地理位置很好,它就在孟加拉湾的中间,有好几个很棒的深水港。要是哪个国家的海军把孟加拉国当作基地,那就能轻易控制整个孟加拉湾,还能直接对印度东边防守不太强的地方造成威胁。
而且,孟加拉国的地理位置把印度西部的西孟加拉邦,特别是重要城市加尔各答,和东部各邦隔开了。要是敌对国家占领了孟加拉国,他们就能轻易通过西里古里这个地方,把印度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联系给切断,这样一来,印度的国家安全就会受到直接的威胁。
所以,印度肯定想要在孟加拉国占据战略上的优势,同时还得跟孟加拉国维持好关系,免得孟加拉国一变心,西里古里走廊这条连接印度东西部的重要通道就马上暴露无遗了。
尽管印度和孟加拉国在2001年、2003年和2005年接连爆发了好几场激烈的边境争端,导致两国关系慢慢变差,而且在非法移民、拦截水资源这些问题上也吵得不可开交,但孟加拉国对印度以后的发展来说,还是非常关键的。
所以,就算是从政治角度来说,印度和孟加拉国想要和平相处真的是挺不容易的,但为了不把弱点暴露出来,最好的办法还是得努力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。
而印度方面也明白,和孟加拉国关系好有不少好处,所以打算从经济方面入手,来改善两国的关系。
这样一来,就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西里古里走廊的战略风险,让东西印度之间的连接更加顺畅。
【史迪威公路的重启,加大了印度东北地区的重要性】
印度东北部有个地方叫西里古里走廊,以前因为地势险峻,就像是老天爷给印度造的一堵防御墙,阻挡敌人入侵。这里一直是印度很重要的战略地点。
不过,现在随着新时代的来临,西里古里长廊这个战略重地,不光在军事上有着关键的防御作用,还得在和平年代发挥它作为战略要地应有的运输和交通功能。
西里古里走廊现在明显是忙不过来了,运转得超出了它的能力。
这条窄窄的通道里,铁路和公路挤得满满当当,搞得它就像鸡脖子似的,既关键,又容易受伤。
到了20世纪90年代,印度进行了经济改革,对东北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特别政策和措施来提振经济。这样一来,这个长期陷入“战略性贫穷”的东北落后地区,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。
印度政府重新开放了二战时的史迪威公路,这条公路就像一把“万能钥匙”,一下子打开了通往缅甸和中国西南地区的要道,为印度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。
史迪威公路把印度东北部、缅甸北部和中国西南地区串了起来,打造出一个涵盖中国、东南亚、南亚的大经济圈。这样一来,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,经济发展也更快了。
印度的东北部地区以前不发达,现在也开始发展了。它不再是个偏僻封闭的地方,而是变成了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这里很快会变成经济特区,比以前的军事战略地位重要多了。
所以,现在东北地区越来越重要,要是还只靠那条细细的西里古里走廊跟印度半岛连着,可就有点儿不安全了。毕竟,西里古里走廊这条战略要道,它的“软肋”也太明显了。
为了确保西里古里走廊不被他人扼住咽喉,印度始终保持高度警惕。先是找各种借口把锡金并入了自己,现在又把目光转向了中国。
随着印度东北部经济慢慢崛起,因为西里古里走廊引发的不安感觉,在印度会越发强烈。
西里古里走廊成了印度的一个战略软肋,加上那里常有反政府的动乱,让印度老是被内乱缠身。
这种内部纷争一直拖累着印度政府,让印度政府变得跟受了惊吓的鸟儿一样,渐渐失去了冷静思考和沉着应对的能力。
因为印度政府一直都有种想要管好自己地盘的天性,所以就算他们从没真正管过那些地方,而且那些地方的民族在印度独立时也很想自己建国,不跟印度在一起。
但是印度政府骨子里充满了殖民主义思想,为了达到统治其他民族的目的,他们不择手段,哪怕要使用军事力量也在所不惜。
在印度高压统治下,又因为印度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,彼此交流也少,这让仅靠西里古里走廊相连的印度东北部地区,虽然印度政府没怎么好好管理,但还是被政府紧紧盯着不放。
任何想让印度领土分开的行为,印度政府都会严厉对待,就算是战略上的风险也不行。
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门编写的《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》第二卷,讲的是冷战结束后1989年到1999年的局部战争,这本书在2014年出了第二版。
梅新育写了一本书,书名叫《大象之殇》,它是通过分析印度的低烈度内战,来探讨新兴市场发展道路的不同看法[M]。这本书出版于2015年。
#图文创作激励计划#
